2017-02-02明報
香港需要怎樣的中醫服務?(文:智經研究中心)

中醫友善政策出籠 求診數止跌回升

近年市民對中醫的需求,有止跌回升之勢。在2003至2013年間,求診人士向中醫求診的比例由19.6%減至12.8%。但統計處2015年發表的報告顯示,市民在2014年3月至8月接受調查期間,前30天內的中醫求診次數已達467,200,較2013年報告的268,200次上升近七成半,佔總求診次數的比例亦回升至18.8%。

這或與近年政府持續推動對中醫友善的政策相關,例如從2006年開始註冊中醫可發病假紙讓病人放有薪病假,從2008年起新例亦承認註冊中醫向工傷僱員進行之醫治、身體檢查及發出之核證等。當然,這些新措施並非立竿見影,市民向中醫求診的次數在2007至2013年間都徘徊在24萬至34萬,直至2014年才躍升至46萬次,可見推動這些措施並不會直接帶動中醫的就診人次。但無疑,措施有助於提升中醫認受性。

中醫漸納入醫保範圍

近年醫療保險亦更願意將中醫納入保障範圍。根據統計處數字,享有僱主或機構提供中醫福利及保障的市民比例,從2009年報告的18.1%,反覆升至2015年報告的26.5%,其變化規律亦似乎與向中醫求診的市民比例同步,並在2015年同創近年新高。

在向中醫求診的市民年齡層方面,統計處數字亦呈現出有趣的結果。或許一些人會認為會找中醫的多屬上了年紀的人,然而2015年報告的數字卻顯示,統計前30天曾向中醫求診的市民當中,65歲或以上的長者只佔求診者當中的約17%,而佔最高(約25%)比例年齡組別的,則是45至54歲的壯年人士。壯年人多為職場主力軍,不少都享有僱主或機構提供的醫療保障。向中醫求診的人數比例增加,是否與這些醫療保障有關,有待進一步探討。

智經過去曾撰文提及,急症室不勝負荷,部分原因或與鄰近私營診所已經過了診症時間有關。正如上文所述,向中醫求診的市民,以壯年人為主,對他們而言,下班後仍有病可看,頗為重要。現時全港73間醫管局西醫普通科門診,只有23間設有夜診服務,並只限於星期一至五晚上6時至10時,星期日及公眾假期更分別只服務至下午1時及5時。

夜診服務資訊有待加強

中醫方面,以醫管局、非政府機構和本地大學等三方合作於全港18區各設一間的中醫教研中心為例,其中只有4間在平日晚上7時後仍提供服務,而至晚上8時後仍提供服務的,只剩鄧肇堅中醫中心一間。至於私人執業的註冊中醫師,按「醫德網」上所列註冊中醫中,只有3名表示有夜診服務,似乎都幫助不大。

但值得留意的是,一些大型私營醫療機構或非政府機構轄下診所提供的中醫服務,往往較有條件安排夜診時間,如嗇色園、厚德堂、醫天圓等等,部分機構的跌打夜診服務甚至可預約至凌晨2時,相當便民。但一些較具規模的中醫師搜尋網站,似乎未有詳盡介紹這些私營醫療機構或非政府機構的夜診服務資訊。這點值得業界跟進。

藉醫療券提升中醫基層醫療角色

政府在最新的施政報告中,建議將長者醫療券受惠年齡由70歲降至65歲。這或許有利中醫藥業發展,因為政府也希望長者除了將醫療券用於治療,也鼓勵他們以之接受基層醫療服務,其中包括預防性質的護理服務。

在基層醫療服務方面,現時已有多間機構提供中醫醫療車服務,深入全港各個屋苑,包括仁愛堂、東華三院、工聯會以及醫管局轄下博愛醫院等,不但收費相宜,部分更免收診金,求診者只需承擔每日40元的藥費,同時亦重視提供夜診服務,如仁愛堂流動醫療車會將部分服務點的診症時間延至晚上7時半。

智經向來認為,要鞏固香港的基層醫療服務,必須促進社區網絡的建立,當中工作包括由執業中醫、牙醫、護士、藥劑師和輔助醫療人士,與家庭醫生合作,以便提供全面的基層醫療服務。香港人口正在急遽高齡化,對醫療服務的需求與日俱增,作為基層醫療其中一環,社會各界若能推動中醫系統在社區擔當更多保護網的角色,無疑有利市民健康,對中醫藥業界的發展,也有一定幫助。

(原文載於2017220日《明報》觀點版。文章為作者觀點,不代表《明報》立場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