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-07-03明報
針灸減重研究8 周平均減2.47 公斤 專家:刺激神經傳遞物助抑食慾

【明報專訊】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研究針灸對肥胖人士控制體重的成效,發現36 人每周兩次於腹及腳不同穴位針灸,及進行耳穴按壓, 8 周後體重平均減少2.47 公斤,而對照組、即沒有真正針灸的36 人,可減重0.54 公斤。浸大指今次接受研究的人數較少,未來希望進行較大規模的臨研究及制定指引,包括針灸的標準穴位。

明報記者 

腹腳施針配合耳穴按壓 

今次研究於2015 年9 月至2016 年10 月期間進行,涉及72 名18 至65 歲、體重指標BMI 超過25的肥胖人士,他們3 個月前沒有服用控制體重藥物,亦無心臟病、內分泌疾病等。研究將他們平均分為「真針刺組」及對照組,接受8 周療程。其中「真針刺組」平均重83.8 公斤,每周兩次針灸,及耳穴按壓,而餘下一組則為沒有真正接受針灸的對照組,平均體重78.6 公斤。

結果顯示, 「真針刺組」體重平均降低2.47 公斤,一名體重約120 公斤的30 多歲女士減重最多,達7.2 公斤。而對照組體重平均降低0.54 公斤。BMI 方面, 「真針刺組」平均降低1.56,對照組則平均降低0.19。 

過飢致脾虛血弱可致肥 

醫管局中醫部主管謝達之表示,針灸可以刺激神經系統傳遞物,以助抑制食慾,及增加脂質溶解,從而降低體重。何文田中醫教研中心高級醫師兼培訓主任譚崇志表示,臟腑失調、「過飢」、「過飽」都會致肥,其中「過飢」可致脾虛血弱,令水濕痰瘀積聚體內而致肥,「過飽」亦會傷脾胃,影響消化而致肥胖。他提醒,屬脾虛型肥胖人士服瀉藥減肥,可損害脾臟功能而肥胖。 

譚崇志表示,中醫可以針灸控制體重,每周兩次三次,每次20 至25 分鐘。其中腳部穴位「豐隆」、「足三里」可健脾益腎、「三陰交」可補腎陰;腹部的「大橫」可通便等。中醫亦會將「王不留行籽」貼上耳朵上的穴位,包括抑制食慾的「飢點」(見圖)。 

註冊中醫師謝蕾表示,一名四旬女士體重達74公斤,平日愛喝凍飲,易傷脾胃影響消化功能,體內亦易積聚痰濕而致肥胖。她其後每周針灸兩次,配合飲食、運動及服用中藥,5 個月後體重減少11.5 公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