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都市病系列 - 便秘分型】​
2020-09-29

【都市病系列 - 便秘分型】​

便秘是都市人常見的腸道問題,每個人的排便習慣都不同,怎樣的排便問題才算病態呢?以往醫學界會視排便沒有規律,次數減少(正常次數可由每天三次到每周三次),及糞便乾硬難以排出定義為便秘,近年發現排便會有腹部不適如腹脹腹痛及直腸不適如肛門疼痛灼熱,甚至沒有想排便的感覺,亦被視為便秘問題的症狀,需要進行適當治療,否則排便障礙日漸嚴重,可影響健康及引發情緒困擾。​

中醫稱便秘為「大便秘結」,主要病變在大腸,但與肝,脾,腎等臟腑功能失調有關係,所以治療便秘不能只顧促進排便,要解除真正的致病原因,才能使大便完全通暢。中醫把便秘大致分成四種類型,熱秘及氣秘屬實秘,冷秘及虛秘屬虛秘,各類型的食療及改善方法不同,而個別體質又可以同時出現虛實夾雜,所以治療上要視乎患者的病情而改變。​

  • 熱秘:腸胃積熱引起,常見於吃辛辣烤炸食物後引發,伴有面紅身熱,愛喝冷飲,口乾舌燥,小便深黃等症狀,治療上採取清熱潤腸的方法,可用麻子仁、決明子、大黃等中藥。​
  • ​氣秘:情志失調引起,常見於憂思過度及久坐少動的都市人,伴有胃脹噯氣,腹脹不舒,肛門重墜感等症狀,治療上採取順氣導滯的方法,可用陳皮、佛手、枳實等中藥。​
  • ​冷秘:體弱陽虛引起,常見於老年人及貪食寒涼生冷食物後引發,伴有腹冷痛,手足冰冷,腰膝痠軟等症狀,治療上採取溫陽通便的方法,可用肉蓯蓉、肉桂、附子等中藥。​
  • 虛秘:可根據起因再分為氣虛,血虛及陰虛。氣虛患者排便乏力,氣短懶言,臉色蒼白,宜補氣健脾,建議可用黨參、黃蓍等;血虛患者伴面無血色,眩暈心悸,宜補氣潤腸,建議可用桑椹、當歸等;陰虛患者則大便乾澀難解,口乾舌燥,宜滋陰補腎,建議可用玄參、麥冬等。​


中藥食療可以改善便秘,養成固定時間排便,多運動及多吃蔬果亦很重要。配合按摩腹部能改善腸道健康,繞著肚臍周圍順時針方向按摩,除了可順著腸道的走向外,肚臍周圍有很多穴位幫助排便,一天可按多次以改善便秘問題。​

清熱化積湯(3-4人分量)​
材料:白蘿蔔1個、羅漢果1個、馬蹄8粒、陳皮2角、瘦肉適量​
製法:將材料洗淨及浸泡,所有材料放入煲內,加入清水10碗,大火煲滾後轉文火再煮1.5小時便可。​
功效:清熱潤腸通便,適合經常熬夜,嗜食辛辣燥熱食物者。​

溫腸茶(1-2人分量)​
材料:蘋果半個、肉桂粉1克、杞子10克​
製法:將蘋果清洗乾淨切片,加入肉桂粉及杞子,用熱水焗5-10分鐘當茶飲。​
功效:溫腎潤腸通便,適合體質虛弱怕凍,嗜食生冷寒涼食物者。​


林菁  香港註冊中醫師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