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2020年新冠病毒病疫情至今,博愛中醫一直謹守崗位,從不間斷為巿民提供專業可靠的中醫服務。診所亦加強感染控制措施,保障職員和求診人士。
在中醫角度,新型冠狀病毒病屬於中醫的疫症,在中醫古書籍內已經有治療疫症的記載和經驗方可以借鑒,因此,博愛中醫增設「中醫抗疫小貼士」,為巿民提供中醫角度的防疫保健資訊,為大家提升正氣!
【博愛防疫固本湯方】
博愛中醫組織專家教授,設計固本防疫湯方,能清熱潤肺、健脾補氣化濕,具有宣肺培元,固本禦邪之效,能提升正氣,對抗疫都有一定幫助。
有關詳情,請向各中醫診所的註冊中醫師查詢。
【 妙用中藥防疫香囊 】
古代民間流行隨身配香囊,就像時下人們喜愛香水一樣。古樂府《孔雀東南飛》裏提到「紅羅復斗帳,四角垂香囊。」除了配在身邊,古人也喜歡在家裏使用,用作起居薰香。中醫理論提到芳香的藥物能開竅和除濕辟穢,香囊的香氣除了怡人之外,也可以採用不同的藥材以作提神醒腦、安神助眠、除濕、防蟲、辟穢等之用。
按此了解更多。
【洗手抗疫 濕疹發作】
疫情肆虐,眾所周知,經常清潔雙手非常重要,洗手是預防新型冠狀病毒一個重要方法,但對於手部患有濕疹的人士,洗手卻是一個難題,因手部皮膚會受到洗手液及清潔劑的刺激而濕疹發作,手部皮膚變得乾燥脫屑痕癢或出現紅色皮疹水疱,非常痕癢,水疱破後出水更會結成痂,雙手變得愈洗愈爛。
按此了解更多。
【提高兒童免疫力】
提高兒童免疫力是指兒童對抗外來致病因素的一種防禦功能。
中醫認為通過食療可以改善兒童的肺脾功能來提高兒童的免疫力,有助於預防新冠狀病毒性肺炎。也是中醫未病先防的理論體現。
按此了解更多。
【抗疫宅出頸椎病】
最近新冠肺炎疫情肆虐,不少公司都安排員工在家工作,以減低疾病傳播風險,安在家中防疫有利必有弊。首先,家居環境未必適合工作,例如桌椅與電腦熒幕鍵盤的高度不合適,便會增加頸肩痛症的機會。再者每天在家安坐時間長,活動時間減少,對著電腦電視,或手機遊戲,頸肩肌肉長期處於固定體位姿勢,容易變得繃緊。日積月累下,頸肩勞損問題日漸加重,引致頸椎病,如頸椎神經根病變,隨時出現手痺、眩暈等嚴重症狀,影響日常生活。
按此了解更多。
【感冒與新冠狀病毒性肺炎】
新冠狀病毒性肺炎疫情在香港己經流行近兩年,因其傳染性強,傳播速度快,影響範圍廣,已成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。然後,在疫情流行之時期,不可避免地有些人會患上一般的感冒,而不是患上了新冠狀病毒性肺炎。為了做到針對性的治療,如何儘早鑒別感冒與新冠狀病毒性肺炎的不同就顯得相當重要。
按此了解更多。
【艾灸強身助抗疫】
面對今次疫情,整個世界如臨大敵,香港人經歷過沙士,防疫意識很強,很早就開始戴口罩及加強消毒衞生,以及避免到人多聚集的場合。除了這些必須的防疫措拖,提高個人免疫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。俗語說:「家有七年艾,郎中不用來。」艾灸強身益壽有悠久的歷史,而現代醫學研究也證明,艾灸能調節臟腑功能,促進新陳代謝,提高免疫力,增加紅血球、白血球的數量,和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。長期艾灸保健,可以達到固本培元、延年益壽之效。
按此了解更多。
【疫症下爆唇瘡】
自2019年底開始,新型冠狀病毒擴散至全球各國。港人為免受感染,日日外出都帶口罩,見眼不見嘴,空氣不流通令細菌容易在嘴上滋生,無端端感覺到嘴唇「損曬、痛痛地」,久久未癒,係爆唇瘡啊!患處既隱隱痛,又影響儀容!塗藥膏只是基本法,要了解病源,預防勝於治療。
按此了解更多。